 |
|
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
中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
Vol. 42 Special 2 September 2011
|
綜合 |
國際海底區域礦產資源開發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|
呂文正1,方銀霞1,周建平1,李金蓉2,朱瑛3 |
1 |
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制及海試的組織 |
李向陽,劉峰 |
10 |
深海載人潛水器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|
崔維成,胡震,葉聰,潘彬彬 |
13 |
淺議未來深海綜合科學考察船的能力建設 |
朱永靈1,顧春華1,高威2 |
21 |
北冰洋大陸架劃界形勢分析 |
朱瑛1, 2, 李金蓉3 |
24 |
深海礦產資源成礦研究與評價 |
超慢速擴張脊地質特征與多金屬硫化物成礦探討
——以西南印度洋脊研究為例 |
葉俊,石學法,楊耀民,崔迎春 |
34 |
西南印度洋脊新發現熱液場低溫沉積物的微生物成礦過程 |
孫治雷1, 2,陳志剛3,李軍1, 2,黃威1, 2,李季偉4,G. P. Glasby5 |
39 |
裂隙在大型海底多金屬硫化物礦體內流體運移中的作用 |
李懷明,陶春輝 |
49 |
現代海底主要熱液礦點貴賤金屬元素組成及變化 |
黃威1, 2,李軍1, 2,陶春輝3,孫治雷1, 2,崔汝勇1, 2,何擁軍1, 2 |
56 |
海底含金屬沉積物礦物學和地球化學及其
對熱液活動的指示 |
楊耀民,葉俊,石學法,卜文瑞 |
65 |
富鈷結殼資源評價方法研究 |
卜文瑞,石學法,劉季花,楊耀民,任向文,崔迎春 |
75 |
基于STELLA的富鈷結殼Mn元素沉積的
系統動力學模型研究 |
任向文,石學法,楊剛 |
83 |
Pyrolysis process of ferromanganese crust |
|
89 |
西太平洋麥哲倫海山鏈的海山地貌及成因 |
朱本鐸,梁德華,崔兆國 |
92 |
深海資源勘查 |
中太平洋與麥哲倫海山富鈷結殼中分子化石和
碳同位素地球化學及其古海洋對比研究 |
武光海,張海生,李雪富,劉捷紅,張宏 |
99 |
印度洋結核區多金屬結核地球化學特征 |
宋成兵1, 2,鄧希光3,何高文3,張學華3,姚會強3,楊永3 |
108 |
海底多金屬硫化物找礦模型綜合研究 |
姚會強1,陶春輝2,宋成兵1,楊永1,鄧希光1,朱克超1,梁東紅1,何高文1,吳廬山1 |
114 |
利用海底攝像觀測剖面分析平頂海山
富鈷結殼分布規律 |
梁東紅,何高文 |
123 |
重磁方法在海底熱液硫化物勘探中的應用研究 |
楊永,姚會強,鄧希光 |
127 |
淺談大洋調查的多波束地形勘測數據采集和處理方法 |
羅偉東 |
135 |
低緯度海域納摩爾級磷酸鹽的分布 |
徐燕青1, 2,陳建芳1,盧勇1,高生泉1,金海燕1,徐杰1,王奎12,曾淦寧 2 |
140 |
LS-SVR |
|
147 |
大洋航次預演可視化軟件的研發與實現 |
付瑞全,董軍興,程永壽,張增健 |
156 |
深海環境與生物 |
西南印度洋深海重金屬抗性菌的分離鑒定與多樣性分析 |
段雪1, 2,邵宗澤1 |
160 |
富鈷結殼CAD15和MHD59的質子激發X熒光分析 |
邢娜1,承煥生2,黃奕普1,蔡毅華1 |
167 |
海水中錳的流動注射-分光光度分析 |
馮思超,陳志剛,袁東星 |
176 |
熱帶太平洋POC聚合的234Th-238U不平衡示蹤 |
張馨星1,楊偉鋒1, 2,陳敏1, 2,童金爐1,林峰1,黃奕普1, 2,邱雨生1, 2,曹建平1,彭安國1 |
181 |
西太平洋沉積物中生物擾動及其對
有機碳輸送的210Pb示蹤 |
楊偉鋒1,2,張馨星1,陳敏1,2,王宙1,王春生3,黃奕普1,2,張東聲3,邱雨生1,2 |
189 |
深海生物絮凝劑產生菌Halomonas sp.V3a的
突變株篩選與發酵條件優化 |
張太鳳1, 2,汪保江1,邵宗澤1, 2 |
204 |
海底多金屬硫化物開采系統及裝備研究現狀 |
吳鴻云,陳新明,高宇清 |
209 |
深海采礦技術與裝備 |
深海熱液活動及熱液生物群落研究概述 |
黃丁勇,林榮澄,牛文濤,王建佳 |
196 |
深海采礦揚礦模擬系統的試驗研究 |
唐達生,陽寧,金星,龔德文,陳光國 |
214 |
海洋采礦揚礦電泵的研究 |
鄒偉生,李哲奐,陳愛黎 |
221 |
基于離散元模型的揚礦管線系統動力學
分析方法研究及應用 |
李艷1, 2 , 劉少軍1,李輝1,肖芳其1,戴歡1 |
226 |
海洋采礦揚礦軟管單元耦合建模方法與形態分析 |
王剛1,劉少軍1,李鋒2 |
234 |
揚礦管道內流阻力特性的研究 |
鄒偉生,陳愛黎,袁海燕 |
241 |
適合深海采礦系統布放作業的各種波浪二維數值模擬 |
胡小舟1,劉少軍1,李艷1, 2 |
246 |
基于ADAMS與AMEsim聯合仿真的升沉補償系統 |
李艷1, 2,戴歡1,劉少軍1,肖芳其1,李輝1 |
252 |
采礦船運動模擬器的研制 |
鄭皓1, 2,劉少軍1, 2,胡瓊1, 2 |
257 |
深海富鈷結殼螺旋滾筒式采集頭載荷特性分析 |
張剛強1,夏毅敏1,張振華1,何利1,羅松保2 |
266 |
鈷結殼破碎剝離模擬試驗裝置 |
張振華,夏毅敏,張剛強,楊添任,鄭偉 |
271 |
保定海鋯鈦砂礦資源開發與利用方案 |
曾軒1, 2,陽寧1, 2,金星1, 2,張明1, 2 |
277 |
履帶式試驗車軟地面行走性能仿真分析 |
劉少軍,王國慶 |
285 |
水射流破碎鈷結殼過程 |
黃中華1, 2,謝雅3 |
289 |
深海采礦車 |
復合輪式海底行走機構的越障性能 |
楊耀東,姜勇,馮雅麗,張文明,常舉 |
295 |
履帶采礦車海底斜坡地形的轉向控制算法 |
王隨平,桂衛華,彭亮 |
301 |
水下履帶式采礦車作業環境下的
動力學分析及路徑跟蹤控制 |
韓慶玨1, 2 , 劉少軍1, 2 , 戴瑜1, 2 , 胡小舟1, 2 |
307 |
深海電驅動復合輪式行駛機構轉速和轉矩協調控制策略 |
何耀,楊玨,張文明,馮雅麗 |
313 |
深海集礦機軌跡跟蹤算法 |
王隨平,桂衛華,張飛 |
319 |
基于D-H坐標變換的復合輪式海底行走機構的運動學 |
姜勇,馮雅麗,張文明,徐鳴沖 |
324 |
深海集礦機視頻測速技術 |
王隨平,桂衛華,彭亮 |
330 |
面向深海集礦機定位的數據融合 |
王隨平,桂衛華,鄧晨 |
337 |
基于D-S理論和改進勢場法的路徑規劃算法 |
王隨平1,桂衛華1,潘天國 |
341 |
深海采礦車 |
大洋多金屬結核和富鈷結殼合并冶煉新工藝 |
汪勝東1, 2,蔣訓雄1,蔣開喜1,范艷青1,蔣偉1,馮林永1 |
347 |
富鈷結殼的濕法冶金 |
范艷青,蔣訓雄,汪勝東,馮林永,蔣偉,劉巍,張登高 |
351 |
微生物異化還原大洋多金屬結核的機理 |
賴斌1,劉欣偉1, 2,李浩然1 |
356 |
流態化還原大洋多金屬結核 |
王紀學1, 2,王鵬1,李浩然1 |
361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