礦業工程 • 冶金工程 • 化學與化學工程 |
聚合物對微細粒蛇紋石的絮凝作用及機理 |
馮其明,龍濤,盧毅屏,歐樂明,張國范 |
2531 |
斜環永磁高梯度磁選機的原理及應用 |
伍喜慶,米夏夏,楊斌 |
2537 |
基于支持向量機的脂肪酶耐熱序列與嗜熱序列分類研究 |
趙偉,許尤厚,鄭甲,王玉光,周洪波 |
2543 |
鈍頂螺旋藻磁性生物吸附劑的制備及
對鉻(Ⅵ)的吸附性能 |
廖鵬飛1, 2,張武昌2,穆巍巍2,呂歡歡2,黃玉琴2,夏金蘭3,葛剛2 |
2551 |
氯氣氧化分解草酸鈷沉淀母液中的草酸 |
田慶華1, 2,易宇1,郭學益1 |
2558 |
硫鐵礦燒渣水熱法合成形貌可控的氧化鐵 |
劉昭成,鄭雅杰 |
2563 |
鎳紅土礦硫酸常壓浸出液高溫水解除雜 |
石文堂,李棟,郭學益 |
2571 |
蘭坪低品位氧化鋅礦NH3-(NH4)2SO4體系浸出 |
凌江華,尹周瀾,胡慧萍,李珊珊,胡久剛,陳啟元 |
2577 |
從Pb-Pt-Pd合金中真空蒸餾分離Pb |
楊春玉,丘克強,林德強 |
2584 |
氨氮和有機雜質對鋅電積過程的影響 |
尹周瀾,吳賢文,胡慧萍,劉建波,林育鑫,陳啟元 |
2589 |
硫酸鎂還原熱解制備高純氧化鎂 |
張萍1, 2,馮雅麗1,李浩然2,汪平1, 2,劉欣偉1, 2 |
2595 |
共沉淀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膠法制備
鋯摻雜改性Bi2O3的比較研究 |
張昭,樊國棟,鄭彥春 |
2600 |
材料科學與工程 |
長炭纖維網對PEMFC用炭紙性能的影響 |
張敏,謝志勇,黃啟忠,金谷音,李建青,李建立 |
2606 |
FexSiy改性C/C-SiC制動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 |
肖鵬,周偉,李專,熊翔 |
2613 |
低溫回火馬氏體取向關系的電子背散射衍射研究 |
王申存1,李志成1,易丹青1,曹志強2,張鴻1 |
2620 |
復壓復燒對預合金鋼粉燒結材料性能的影響 |
高翔1,袁勇2,張德金2,李威1,藺瑞冬1,崔建民2,羅豐華1, 2 |
2628 |
回火對微合金管線鋼疲勞裂紋擴展行為的影響 |
李紅英,賓杰,林武,魏冬冬,李陽華,曹俊 |
2635 |
含鈧Al-Zn-Cu-Mg-Zr合金的腐蝕行為和電化學阻抗譜特征 |
李文斌1, 2,潘清林1,肖艷蘋1,何運斌1,劉曉艷1 |
2642 |
采用P507(HEH/EHP)從廢FCC催化劑中回收稀土 |
何捍衛,孟佳 |
2651 |
頻率對二維聲子晶體平板負折射成像的影響 |
劉紹娥1,賀萌1,覃世冬1,李曉春1, 2,周科朝2,黃伯云2 |
2658 |
機械工程 • 控制科學與工程 |
氣動脫模用多孔材料的氣體流動性能 |
蔣炳炎,邱慶軍,翟瞻宇,申瑞霞 |
2663 |
熔體超聲處理對7050鋁合金鑄錠宏觀偏析的影響 |
黎正華,李曉謙,胡仕成,陳銘 |
2669 |
鋼軌萬能軋制過程軌底寬展的理論及實驗研究 |
董永剛,張文志,宋劍鋒 |
2676 |
轎車與卡車超車過程中瞬態氣動特性分析 |
孫露,谷正氣,楊易,楊濱徽,龔旭 |
2681 |
純電動汽車電液復合再生制動控制 |
劉志強1, 2,過學迅1 |
2687 |
顆粒組分特性對揚礦硬管輸送速度的影響 |
周知進1,劉愛軍1,夏毅敏2,唐達生3 |
2692 |
長流程生產過程多重大時滯系統時間協調
參數自調整控制策略 |
喻壽益,鐘柳芳,桂衛華,謝永芳 |
2698 |
基于小波分析法與神經網絡法的非平穩風速
信號短期預測優化算法 |
劉輝1, 2,田紅旗1,CHEN Chao2,李燕飛1 |
2704 |
基于區間正交小波變換的多尺度實時Kalman濾波器設計 |
時偉1, 2,陳建群2 |
2712 |
基于數據流挖掘技術的入侵檢測模型與算法 |
毛伊敏1, 2,楊路明1,陳志剛1,劉立新1 |
2720 |
基于遺傳算法的通風網絡兩步法風流調節優化算法 |
厙向陽1, 2,常新坦2,孫藝珍1 |
2729 |
基于蛙跳算法的改進支持向量機預測方法及應用 |
宋曉華1,楊尚東2,劉達1 |
2737 |
SHH應力下超薄柵氧PMOS器件退化研究 |
胡仕剛,吳笑峰,席在芳 |
2741 |
分維方法在肝癌超聲圖像紋理識別中的性能比較研究 |
季桂樹1, 2,江樂新3,禹智夫4 |
2746 |
地質工程 • 土木工程 |
天山現今地殼變形的非連續接觸模型模擬 |
雷顯權,陳運平,趙炯洋 |
2754 |
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海組碎屑巖儲層特征及成因機制 |
呂成福1,陳國俊1,張功成2,杜貴超1, 3,王琪1,李超1, 3,李偉1, 3,陳吉1, 3 |
2763 |
大埋深高地壓弱結構面頂板巖層誘發沖擊
地壓離心模型試驗 |
段宏飛1,姜振泉1,朱術云1,孫強1,劉德乾2,楊偉峰1 |
2774 |
龍門山銅多金屬礦床成礦地質條件和控礦因素
及其成因分析 |
鄒林1,趙曉霞2,劉忠法2,張普斌1,疏志明3,鄭明泓2 |
2783 |
改進Verhulst模型與灰色效果測度的軟巖巷道頂板
破壞規律分析 |
陳建宏,鄭海力,施飛,楊瑞波,蔣權 |
2790 |
低應力條件下水對斜長巖蠕變性能的影響 |
李江騰1,郭群1,曹平1,林杭1,張向陽1,趙延林2 |
2797 |
采空區危險性評價的綜合方法及工程應用 |
杜坤1, 2,李夕兵1, 2,劉科偉1, 2,趙曉昕1, 2,周子龍1, 2,董隴軍1, 2 |
2802 |
基于模糊自適應變權重算法的函數鏈神經網絡預測方法 |
羅周全,左紅艷,王爽英,王益偉 |
2812 |
一種新的用于編制露天礦生產計劃開采模型 |
黃俊歆1, 2,郭小先3,王李管1,譚正華1,畢林1,李德4,陳建宏1 |
2819 |
基于特征線法網格劃分的主動土壓力有限元計算 |
方宏偉1, 2,譚卓英1, 2,方玲玲3 |
2825 |
高速列車作用下路基上板式無砟軌道動力系數 |
徐慶元,李斌,周小林 |
2831 |
鐵路隧道火災煙氣逆流的計算模型 |
姜學鵬1, 2,胡杰1,徐志勝1,趙紅莉1,劉琪1 |
2837 |
沉降計算經驗系數的Bootstrap法置信區間估計 |
謝桂華1,張家生2,劉榮桂1 |
2843 |
基于Bishop法假定的邊坡臨界滑動場方法及應用 |
李亮1,楊小禮2,禇雪松1,于廣明1,路世豹1 |
2848 |
基于正交試驗的巖質邊坡動力穩定性分析 |
付宏淵1,劉建華1,張立2,呂東濱1 |
2853 |
能源工程 • 交通運輸工程 • 環境工程 |
架空導線覆冰實驗及模擬 |
顧小松1, 2,王漢青1,劉和云3 |
2860 |
過熱器/再熱器管道壁面溫度的預測 |
徐鴻,趙志淵,林振嫻 |
2865 |
鋼軌扣件減振橡膠動態特性分析 |
劉艷,羅雁云 |
2875 |
低溫對EBPR系統生物除磷特性的影響 |
張婧倩,王淑瑩,唐旭光,彭永臻 |
288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