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|
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
中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
礦業工程 • 冶金工程 • 化學與化學工程 |
鐵礦燒結煙氣中SO2的排放規律 |
潘建,朱德慶,崔瑜,陳棟,周仙霖 |
1495 |
含錫鋅鐵礦的礦物學特性及其綜合利用新技術 |
張元波,陳麗勇,李光輝,姜濤,黃柱成 |
1501 |
潤磨強化硫酸渣制備氧化球團的技術及機理 |
白國華1,周曉青2,范曉慧1,李建臣1 |
1509 |
新型鐵炭微電解法降解EDTA有機廢水 |
陳潤華,柴立元,王云燕,舒余德,蔣國民 |
1516 |
內聚營養源SRB污泥固定化處理含鋅及硫酸根廢水 |
李二平,閔小波,舒余德,楊少輝,柴立元 |
1522 |
采用FTIR法研究酸模葉蓼對錳脅迫生理響應的影響 |
薛生國,黃艷紅,王鈞,田守祥,雷杰,何哲祥 |
1528 |
焙燒對伊利石在酸中溶解行為的影響 |
何東升1, 2,馮其明2,張國范2,龍思思2,歐樂明2,盧毅屏2 |
1533 |
XSC-700樹脂對鹽湖鹵水中硼的吸附 |
何天明,陳白珍,石西昌,徐徽,肖湘 |
1538 |
氧化鋁種分過程濃度及質量比模型的研究 |
張家元1,李永清1,2,付明輝1,劉斌1,李黎1 |
1543 |
以高砷精煉鉍煙塵為原料制備高純氯氧化銻 |
鄭雅杰,滕浩,白猛 |
1549 |
Ca2BO3Cl:Eu2+, Nd3+的近紅外發光與能量傳遞 |
萬垂銘1,張鳳金1,鄧小玲1,楊創濤1,孟建新2 |
1555 |
酶制劑在玉米秸稈雙菌種固態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中的應用 |
李新社,陸步詩,金雙喜 |
1560 |
材料科學與工程 |
HA/FeCrAl纖維生物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能 |
童曉陽,鄒儉鵬,阮建明,楊海林,節云峰 |
1567 |
Pb-6%Bi合金熔體結構轉變及其對凝固的影響 |
韓嚴法,祖方遒,黃中月,陳忠華,李小蘊 |
1573 |
金屬間化合物的標準生成焓估算模型 |
趙定國,郭培民,趙沛 |
1578 |
M0.05Ca0.95MnO3的制備及其熱電性能 |
許潔,魏長平,賈坤 |
1584 |
溫壓-原位反應法制備C/C-SiC復合材料及其顯微結構分析 |
姜四洲,李專,熊翔,肖鵬 |
1588 |
納米Fe3O4包覆結構及其磁流體穩定性 |
崔升1, 2,林本蘭1, 3,沈曉冬1 |
1593 |
SiC顆粒粒徑和相對密度對泡沫SiCp/ZL104復合材料
壓縮性能的影響 |
羅彥茹1,于思榮2,朱先勇1,劉家安3 |
1599 |
機械工程 • 控制科學與工程 |
鈮微合金化控冷工藝生產HRB500抗震鋼筋強韌化機理 |
陳偉1, 2,施哲1,趙宇2 |
1604 |
熱軋帶鋼平整機工作輥的不均勻磨損及其降低措施 |
張杰1,許煥賓1,李洪波1,劉會聰1,周一中2 |
1611 |
基于目標機動檢測的集成估計與制導方法 |
花文華,陳興林,宋申民 |
1617 |
地下水源熱泵定壓差取水方式對含水層滲透性的影響 |
王松慶,張旭 |
1624 |
高強度鋼板在雙向等曲率模中的成形回彈研究 |
廖娟,周馳,阮鋒 |
1629 |
電梯導軌側彎矯直建模仿真與實驗 |
周磊,余忠華 |
1636 |
一種具有負載平衡的虛擬計算環境拓撲 |
鄧曉衡1,張連明2,劉毅1,趙扶搖1, 陳志剛1 |
1643 |
煉鋼-連鑄流程的爐機匹配 |
陳若冰,齊歡 |
1650 |
一種基于風險評價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信任模型 |
嚴斌宇1,劉方圓1,董敏堅1,周激流1,盧葦2 |
1657 |
氣動充放氣系統二維非定常流場數值模擬 |
朱冬,楊慶俊,包鋼 |
1663 |
不確定離散廣義系統的D穩定魯棒非脆弱可靠控制 |
李吉祥1,武俊峰1,樊麗影2 |
1669 |
基于遺傳算法的一體化通風網絡優化算法 |
厙向陽1, 2,常新坦2 |
1676 |
地質工程 • 土木工程 |
膨脹性軟巖水腐蝕損傷斷裂力學效應實驗研究 |
汪亦顯,曹平,陳瑜,萬琳輝,黃永恒,趙延林 |
1685 |
工業安全帽的抗沖擊性能 |
李夕兵,杜晶,洪亮 |
1692 |
基于優勢關系的粗糙集的巷道支護方案評價體系 |
陳建宏,鄭海力,劉振肖,楊瑞波 |
1698 |
充填環境下預裂縫的爆破動力響應分析 |
胡建華,雷濤,周科平,陳慶發 |
1704 |
基于FLAC3D的復雜條件下露天轉地下開采
空區圍巖變形及破壞特征 |
史秀志,黃剛海,張舒,周健 |
1710 |
基于廣義線性模型的概率風險評價方法及其應用 |
張進春,吳超 |
1719 |
間歇通電下軟黏土電滲固結性狀試驗分析 |
龔曉南1,焦丹1, 2 |
1725 |
縫洞型碳酸鹽巖儲層地震綜合預測
——以塔里木盆地中古21井區為例 |
劉立峰1,孫贊東1,楊海軍2,韓劍發2,敬兵2,趙海濤2 |
1731 |
基于提升靜態小波變換的風廓線雷達地雜波抑制方法 |
張雯雯,劉黎平,阮征,葛潤生 |
1738 |
瀝青混凝土彎曲疲勞試驗疲勞損傷分析 |
周志剛,張清平,袁秀湘 |
1743 |
鹽湖地區混凝土的氯離子擴散性 |
張立明1,余紅發1,何忠茂2 |
1752 |
無碴軌道預應力混凝土梁長期變形及影響因素 |
葉梅新,曹建安,侯文崎,肖佳 |
1756 |
淺埋隧道巖土體參數正交反演及襯砌工作狀態評價 |
王迎超1,2,尚岳全2,徐興華2 |
1764 |
基于權重模型的滑坡災害敏感性評價 |
解傳銀 |
1772 |
地基沉降對彈性地基梁的影響 |
夏桂云1,李傳習1,曾慶元2 |
1780 |
基于經驗模態分解的大地電磁資料人文噪聲處理 |
蔡劍華1, 2,湯井田2,王先春1 |
1786 |
懸浮隧道錨索黏彈性阻尼器的最優阻尼系數 |
孫勝男1,陳健云2,蘇志彬1 |
1791 |
節能砌塊隱形密框墻體受力性能理論分析 |
董建曦1,李升才2,錢江1,李立峰2 |
1797 |
能源工程 • 環境工程 |
夏熱冬冷地區非采暖空調建筑室內熱環境行為適應性 |
劉紅1, 2,鄭文茜1, 2,李百戰1, 2,談美蘭1, 2,高亞鋒1, 2,金振星1, 2 |
1805 |
H-A-O工藝強化脫氮及系統內污泥減量的研究 |
彭永臻1,高永青1,張晶宇1,王淑瑩1,王建龍1, 2 |
1813 |
赤泥基顆粒對鉛污染土壤的原位穩定化修復 |
羅惠莉1, 2,黃圣生1,羅琳2,劉艷2,田杰2 |
1819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