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|
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
中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
機械工程·控制科學與工程 |
輸出型式對星輪減速器承載能力的影響 |
夏建芳1, 2,高楊博1, 2 |
1747 |
基于數字圖像相關的旋轉葉片全場測量 |
葉美圖,梁晉,千勃興,宗玉龍,龔春園 |
1757 |
四自由度繩驅動剛柔混合式波浪運動補償機構的動力學建模 |
姜媛,唐梁,陳原 |
1767 |
利用混沌吸引子階躍變化現象檢測滾動軸承微弱故障 |
閆曉麗,唐貴基,王曉龍 |
1781 |
多層螺旋線圈電磁超聲換能器優化設計及其實驗研究 |
唐琴1,石文澤1, 2,盧超1, 3,陳巍巍1,張金4,陳堯1,黃祺凱1,程進杰1 |
1792 |
變槳對大型H型垂直軸風力機主軸偏振的影響 |
張立軍,胡闊亮,顧嘉偉,朱懷寶,江奕佳,繆俊杰,李想,劉靜 |
1804 |
基于輪廓重合度分析的道路標記魯棒識別 |
陳家成1,肖曉明2,黃余2,唐琎2,耿耀君1 |
1813 |
基于一種分數時滯狀態閉環泛函的量化采樣系統穩定性分析 |
陳剛1, 2,陳云1, 2,王煒1, 2,李亞琦1 |
1825 |
一種考慮成像特性的攝像機線性標定方法 |
張磊1, 2,湯小偉1,李紅兵3,戴麗娟1, 4,姚陽1 |
1832 |
地質工程·土木工程 |
模擬降雨下微膨脹性路基膨脹變形行為試驗研究 |
楊果林1,段君義1,胡敏1,闞京梁2,張立偉2 |
1842 |
基于實際影響線的移動車輛過橋動力放大系數計算方法 |
王寧波,周逸,周德 |
1853 |
行波激勵對非對稱矮塔斜拉橋抗震性能的影響 |
潘思璇,唐冕,宋旭明 |
1862 |
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的疲勞裂紋擴展規律 |
汪珍,王瑩 |
1873 |
預應力加筋技術調整路堤差異沉降模型試驗研究 |
盧諒1, 2, 3,唐甜甜2,王宗建4,楊東5 |
1883 |
加卸荷條件下非貫通節理巖體破壞特性研究 |
趙怡晴1, 2,劉佳偉1, 2,金愛兵1, 2,孫浩1, 2,王本鑫1, 2,魏余棟1, 2, 3 |
1893 |
礦產圖儲量數據智能匹配與更新關鍵技術 |
鄧吉秋,李晨菡,方青磊,路馥毓 |
1902 |
單軸壓縮下節理砂巖能量演化機制傾角效應 |
王桂林1, 2,文興祥1, 2,張亮1, 2 |
1913 |
基于TSS-DInSAR方法的注漿采區地表動態沉降分析 |
王劍1,董祥林2,楊可明1,姚樹一1,石曉宇1 |
1924 |
斜坡地基樁前土抗力的應變楔模型修正 |
彭文哲,趙明華,楊超煒,劉亞楠 |
1936 |
復合固化劑加注方法對土遺址加固效果的影響 |
張迎敏1,諶文武1,楊光2,戴鵬飛3,李永杰1 |
1946 |
單軸壓縮下不同養護齡期尾砂膠結充填體損傷特性及能量耗散分析 |
侯永強1, 2,尹升華1, 2,曹永1, 2,戴超群1, 2 |
1955 |
基于扣件阻力試驗的高速鐵路橋上無縫線路縱向力研究 |
朱志輝1, 2,李曉光1,閆銘銘1,趙衍剛1,盛興旺1 |
1966 |
全長黏結GFRP抗浮錨桿荷載分布函數模型研究 |
白曉宇1, 2,張明義1, 2,匡政1,王永洪1, 2,閆楠1, 2 |
1977 |
考慮3種因素影響的硫氧鎂水泥固化土修正鄧肯-張模型 |
朱劍鋒1, 2,徐日慶3, 4,羅戰友1, 2,饒春義5 |
1989 |
能源工程·交通運輸工程 |
車用驅動電機冷卻系統仿真研究 |
劉慧軍1, 2,陳芬放1,黃瑞1,常晉偉1,韋靖邦1,俞小莉1 |
2002 |
車輪諧波磨耗對輪軌垂向力及車輛穩定性的影響 |
謝建平1, 2,陳治亞1,潘瑛2,謝建波2,王乾宇2 |
2013 |
考慮枕下膠墊超彈性本構的彈性長枕軌道動力仿真 |
王啟好,蔡小培,常文浩,趙聞強 |
2021 |
溫度梯度作用下板式軌道黏彈性和彈性分析的對比 |
張艷榮,吳楷,高亮,蔡小培,嚴熵 |
2028 |
城軌列車轉向架積雪結冰原因分析及其防治 |
高峰1,劉明楊2, 3, 4,馬冬莉5,高廣軍2, 3, 4 |
2039 |
期刊基本參數:CN43-1426/N*1956*m*A4*302*zh*P*?80.00*1200*29*2020-07
本期編輯總成: 陳燦華 楊幼平 趙俊 伍錦花 英文審校: 張承平
|
|
|
|
|